正月初六送穷是什么预兆(大年初六是送穷日?)
送穷,是中国民间在正月初六时的一种岁时风俗。它的寓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迎接财富(财神)。
一、送穷的起源与意义;
送穷,顾名思义,就是送走贫穷、困苦和不幸。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与颛顼之子——穷鬼的传说紧密相连。穷鬼身形羸弱,衣衫褴褛,总是身着破衣烂衫,以稀饭为食。即便有新衣,他也会刻意剪破或烧出洞来穿,因此得名“穷鬼”。
人们相信,在正月初六这一天,通过特定的仪式和习俗,可以将这位不受欢迎的“客人”送走,从而迎来新一年的财富和好运。
送穷之俗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时期,至今仍在流传,大文学家韩愈的《送穷文》和唐代诗人姚合的《晦日送穷三首》等诗文都有相关记载。
韩愈曾亲眼目睹了一次有趣的送穷仪式:
“元和六年的正月乙丑晦日,主人命令奴仆星儿用柳条编成车子,捆扎起茅草做成船只,还备了干粮,这一切都是为了送走家中的穷鬼。
只见牛儿被系在车轭下,船帆已高高挂起。主人三次向穷鬼作揖并告诉它们:“听说你们即将启程,我不敢问你们要走哪条路,但我已偷偷为你们准备了车船,还有充足的干粮。今天是吉日良辰,利于出行,你们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就可以带着你们的朋友伙伴,离开旧地,奔赴新生。
希望你们能驾着尘风,与电争先,再也不要被什么拖累。我既然为你们提供了这些送别的物资,那么你们是否有意出发呢?”
二、送穷有哪些习俗?
唐代的长安城,送穷仪式尤为盛大。天刚蒙蒙亮,街巷间已是人声鼎沸。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堆放着清扫出来的尘土和垃圾,这些都是象征着“穷气”的东西。人们用柳条编织成小车,用草扎成小船,将尘土和垃圾装入其中。然后,在鞭炮声中,他们将这些小车和小船送到城外,寓意着将贫穷和不幸送走。
送穷的队伍中,有人扮演成“穷神”的模样,身穿破衣烂衫,脸上涂着黑灰,形象滑稽而又引人深思。他们一路表演着各种滑稽的动作,引得围观的人群阵阵欢笑。这种欢笑中,既包含着人们对贫穷的嘲讽,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南水乡的送穷仪式则多了几分温婉和细腻。家家户户在初五的清晨,将家中的废弃物和尘土扫入竹篓,然后乘坐着小船,将这些象征着“穷气”的东西送到河中央。随着船夫的轻轻一推,竹篓缓缓沉入水中,寓意着将贫穷和不幸沉入河底。
河面上,送穷的小船穿梭往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船上的人们或唱歌或吟诗,表达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水乡的送穷仪式,更像是一场富有诗意的盛会。
在一些北方地区,送穷仪式又不相同。
太阳还未出山,家家户户便开始了送穷的仪式。人们掀起炕席,打扫出一些炕土,然后送到野外。在送穷的过程中,伴随着鸣炮、烧香、敬纸等仪式,寓意着将贫穷送走,迎来新的一年的财富和好运。
还有的人会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们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则寓意着“得到有福人”。
送穷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都是将象征贫穷的东西或人物送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打扫卫生: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清理垃圾和废弃物,寓意将贫穷和晦气扫出门外。有些地方还会将垃圾倒在十字路口或河边,让穷鬼无处可归。
送走纸人:在一些地方,人们会用纸剪成小人(称为“穷媳妇”或“五穷妇”),然后将其送走。这表示将贫穷和不幸随着纸人一并送走。有些地方还会让小孩拿着纸人在街上交换,寓意送走穷媳妇,换来有福人。
放鞭炮:放鞭炮也是送穷的一种方式。人们认为鞭炮的声音可以吓走穷鬼和晦气,迎来好运和财富。
填穷坑: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吃得很饱,称为“填穷坑”。这表示将肚子填饱,不再受穷困之苦。同时,也有将垃圾倒入坑中并掩埋的习俗,寓意将贫穷掩埋起来。
柳车草船:在古代,人们还会用柳条编成车、草扎成船,送给穷鬼,让它快快离开。韩愈的《送穷文》中就提到了“结柳作车,缚草为船”的送穷方式。
三、送穷仪式我们该注意什么?
在送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忌讳:
不宜倒垃圾过晚:虽然送穷日要打扫卫生、倒垃圾,但不宜过晚。一般来说,最好在中午之前完成,以免将财运也一并倒掉。
不宜打破东西:在这一天打破东西是不吉利的,因为这可能会破坏财运和好运。如果不小心打破了东西,要立刻说声“岁岁平安”来化解不吉。
不宜争吵打架:送穷日应该是一个和和美美的日子,不宜发生争吵和打架。这样容易让穷鬼趁机而入,带来晦气和不幸。
不宜穿破衣服:虽然穷鬼喜欢穿破衣服,但在送穷日这一天,人们应该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以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果穿了破衣服,可能会被穷鬼缠上,带来贫困和不幸。
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富有特色的年俗活动。通过打扫卫生、送走象征贫穷的东西或人物、燃放鞭炮等方式来祈求新一年的财富和好运。
从民俗的角度来讲,虽然各地的送穷习俗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