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简介分享(天下第一殿——太庙)
来过北京的人可能都知道,在北京天安门的“身边”有一个建筑叫做“劳动人民文化宫”。但是您知道吗?“劳动人民文化宫”在1924年以前的五百年间它可都有着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太庙”。
提到“庙”,想必大家脑海里呈现出来的都是寺庙,但在古代,它可还有着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祭祀祖先”了。所以说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恍然大悟了,难不成“太庙”就是“天子”祭祀祖先的地方?没错,因为“太”这个字就有最大的含义,那么只能是非“天子”莫属了。这里曾经是明清两朝“天子”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目前国内现存最为完整,和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太庙”之尊贵
明清时期,朝臣达官贵人们如果死后牌位能进“太庙”那可是一级“光荣”之事。因为死后能与“皇帝们”在一起,“享受”后世贵族将相们的祭拜,那可不是一般臣子们所能“享受”得到的“至高荣耀”。据史料显示,明清两朝享此“殊荣”的官员还真的是屈指可数。
我国自西周开始便正式建立了宗庙制度。即皇室是将祭祀与宫殿分开来建立的。因此,“太庙”和“社稷坛”也是分别建设在“紫禁城”的前方的,位置为“左祖右社”,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左宗庙、右社稷”的礼制。所以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讲,其实也可以将“太庙”和“社稷坛”算做是“紫禁城”的一部分。
既然是“紫禁城”的一部分,那么“太庙”的建筑规格和质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据说,太庙的主殿“享殿”竟然比“紫禁城”的主殿“太和殿”还要高和长呢。而且不得不提的是,因为“太和殿”曾遭遇火灾,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太和殿”可以说已经不是“正经大明货”了,而“太庙”那可是明朝原装的。
低调奢华的“太庙”
“太庙”的低调奢华那是名不虚传。据说“太庙”的入口就在天安门内御路的东侧,也就是“太庙街门”。当年的“天子”们去“太庙”祭祖那是完全不用迈出“皇城”半步的。因为他们出了午门和端门,左拐即可进入“太庙”的区域了。
和皇帝的宫殿“紫禁城”一样,“太庙”也是呈中轴线布局的坐北朝南格局。其主体建筑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均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而“配殿”“神厨”“神库”“井亭”则依序排列于中线两侧。最值得一说的是,太庙外层所种植的那一大片柏树林中,还有一棵古柏树是朱棣于六百年前亲手种植的呢。
在我国,通常古代建筑上的脊兽的排列和数量都是有着严格的等级界限和规定,所以在我国的皇家宫殿中,除了故宫内“太和殿”上为十个脊兽,其他宫殿的脊兽都要按级别逐步递减,并且只能为单数,不能为双数。然而“太庙”的“享殿”上便排列有九个脊兽,仅次于“太和殿”,可见其级别之高。
另外,您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太庙的匾额比故宫“太和殿”的匾额还要精致。来到太庙您便可以看到,“九龙贴金”与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太庙”同在此匾额之上,这也同故宫“太和殿”的朴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太庙的大殿内除了有“价格不菲”的金丝楠木柱,其地面上所铺设着的地砖也都是和故宫内“太和殿”一样的“金砖”呢。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金砖”并不是真正用黄金制造的砖,它是用苏州太湖的“澄浆泥”制作而成。据说,这种“砖”制作工序极为复杂,一块完整的“金砖”完成大概需要两年左右。
“太庙”背靠“筒子河”,走到这里您便也可以再“顺道”去故宫看看呢。因为其东北的方向正对着“紫禁城”的角楼,河西面就是午门,想当年,这里则是朝廷文武百官们“上朝”前集合排队的地方。每年的春天也是这一角落最美的时候,届时配合着“筒子河”两边垂柳的嫩芽,简直美得“一塌糊涂”。
“太庙”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这里是明清两代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太庙”被正式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面向社会开放。1957年,北京市文物局将“太庙”列为了第一批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太庙”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